波兰天然气原油价格-波兰 石油

tamoadmin 2024-10-05

1.欧能能源危机利好于我国哪些行业?

2.文莱是发达国家吗?

3.俄罗斯联邦的预算系统在全球经济不稳条件下,债务风险评估。

欧能能源危机利好于我国哪些行业?

波兰天然气原油价格-波兰 石油

首当其冲的是我国服装外贸出口行业了。

“中国过冬八件套在欧洲被买爆”,“英国热水袋销量激增超200%!,“光腿神器”火遍欧洲”,最近关于这些保暖取暖的中国货卖爆欧洲的热搜是每天都在上呀,就是因为欧洲能源危机,老百姓都是囤积保暖物品准备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据说外贸公司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明年一月份了。

欧洲因为能源紧缺,物资暴涨而导致取暖成了寒冬最大的问题,欧洲百姓这个冬天可不好过呀。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穿上了咱们中国制造的暖和的高领毛衣,呼吁民众寻找新的可替代品度过这个冬天。

而来自中国的过冬八件套成为欧洲消费者的买报的过冬产品,什么秋衣秋裤了,法兰绒睡衣,热水袋,暖手宝,取暖器,电热毯和高领毛衣等中国制造的产品,那是成为家家必备的热卖品。

据本土跨境平台速卖通提供的数据显示,十月以来,像保暖内衣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了246%,其中秋衣秋裤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均有三四倍的环比增长,你说夸张不夸张?有网友表示了把国货销往全球,全球都是中国造,厉害了我的国。

其次当然就是能源行业了。

一方面新能源包括光伏和互储需求增加,光伏互储安装经济性变好,叠加能源自主可控诉求,新能源装机呈现爆发趋势,利好中国新能源制造商出口。光伏海外建厂加快有利于利好国产光伏设备出海。欧洲光伏产业链本土化难度较大,周期较长,中国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有望继续维持。

另一方面就能源涨价,相关企业利润高增,天然气,煤炭要好于原油,原因在于原油受到伊核协议影响,供给端增量变动较大,而下半年天然气和煤炭的供给较为刚性。

欧洲天然气持续紧张则有助于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在这一产品上的竞争力。再比如化工企业,化肥、氯碱、聚氨酯等下游化工品的生产也会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材料,而欧洲本土产能占比高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这波能源危机中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进而增加进口,这也是中国企业增加欧洲出口的机会。

还有就是欧洲制造业产业转移中国,有利于我国技术升级和行业改造。

因为欧洲能源价格暴涨,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只能寻求稳定和价格优惠的新的投资市场,中国无论是经济张力和投资环境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不,近日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与北京地平线共同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主要聚焦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资是大众汽车进入国内40年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

要注意的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要对暂时爆发性增长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而是应该以提升利润为目标。虽然欧洲取暖产品需求爆发式增长,但是我国市场的存量太过于庞大,在出货的同时遭遇到了提价难的问题,低价竞争的情况越发的严重了。

再看看海外市场的情况,衡量外贸订单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海运费的价格了,如今海运费已经从2万跌到了2000,目前的集装箱航运市场已经运力严重过剩,这跟火爆的订单预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我国的企业应该趁此机会寻求产业升级,改变早期发展时的靠低价竞争来寻求增长的粗放模式,无度的内卷伤害的只是国内的同行,并不能让我们稳稳的站在世界的赛场上。我们要在世界的市场上走的远,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质量和竞争力,申请世界的各种认证,例如CE认证等,打出自己的口碑。

文莱是发达国家吗?

文莱算得上是发达国家吗

发达是指的经济、军事等等,问来只是经济上去了,其他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文莱是发达国家吗 文莱算得上发达国家吗

文莱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发展水平极高。

文莱人口仅40万多一些,2015年文莱的GDP总量(国际汇率)为170亿,人均GDP为36,855 美元,位居世界第22位(跟日本、法国、意大利差不多,远高于我国的8000美元)。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更是达到世界第10位。

另一个方面,2015年,文莱的HDI(人类发展指数)为0.856,属于“非常高”,列第31位(中国为0.727,高)。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文莱是“小国寡民”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综合来看不算很好,没有算是发达国家。

统计数据来自Wikipedia,以上纯原创。若满意,请采纳,谢谢。

文莱是发达国家吗

不是。文莱位于东南亚,属于发展中国家。

文莱是发达国家吗

文莱,全名文莱达鲁萨兰国,又称为文莱 *** 教君主国(马来语:Negara Brunei Darussalam;Negara意为“国家”而Darussalam意为“和平之邦”,寓意警惕,并求安定),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

文莱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中国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海岸线长约162公里,有33个岛屿,总面积为5765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

文莱古称渤泥。14世纪中叶 *** 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

文莱是个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占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50%。在东南亚,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第2位。 文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11年人均GDP为48333美元,位居世界第六。

综上,如果按照人均GDP文莱是富有国家,但是按照经济基础和工业化、文明程度来判断,则根本算不上。

新加坡和文莱是不是发达国度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认为新加坡已是发达经济体,而新加坡 *** 认为本国工业发展尚短,谨慎的把自己列为发展中国家。事实上,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确认了44个国家为发达国家或地区,是按照人类发展指数评定的,并非人均GDP 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文莱,阿联酋,卡塔尔,塞浦路斯,摩纳哥,马尔他等国家纷纷上榜!

文莱苏丹是不是发达国家?

不是,人家是因为有资源,可以把GDP在非工业化时期就可以超过发达国家的线,但是他们的很多,如福利、政治制度、工业水平等都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种水平,所以算不上发达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发达国家?

按照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家或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将这些国家划分为8个档次,其中发达国家分三个档次,发展中国家分五个档次(包括最步发达国家)。括号后面的数字表示这个国家在2006年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1、高达富裕型国家(发达国家第一档次):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精神文化高度繁荣

挪威(66061)、阿联酋(54948)、爱尔兰(52022)、瑞士(50297)、丹麦(49079)、美国(43978)、瑞典(41222)

2、中度富裕型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第二档次):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

芬兰(39323)、荷兰(39307)、奥地利(38518)、日本(38496)、英国(37783)、比利时(36704)、澳大利亚(35959)、法国(35632)、加拿大(35171)、德国(34605)、意大利(30858)、西班牙(28889)、新加坡(27932)、香港地区(27116)、新西兰(27113)

3、低度富裕型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第三档次):经济比较发达,各方面初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希腊(21968)、以色列(21368)、葡萄牙(17549)、韩国(16896)、台湾地区(15686)、捷克(12892)、沙特 *** (12148)

4、宽裕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一档次):生活宽裕,处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阶段

匈牙利(11375)、斯洛伐克(9277)、克罗地亚(8954)、墨西哥(7727)、智利(7449)、波兰(6887)、俄罗斯(6826)

5、小康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二档次):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满足更多方面的需求

马来西亚(5901)、南非(5662)、委内瑞拉(5618)、土耳其(5416)、阿根廷(4934)、罗马尼亚(4703)、巴西(4349)、阿尔及利亚(3272)、秘鲁(3020)、哥伦比亚(2956)、伊朗(2940)、泰国(2807)

6、温饱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三档次):已解决温饱问题,但大部分人民尚未能在温饱的基础上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2039)、乌克兰(1898)、摩洛哥(1623)、叙利亚(1450)、印度尼西亚(1208)、埃及(1199)、菲律宾(1159)、斯里兰卡(1084)

7、基本温饱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第四档次):大部分范围内解决温饱问题,但尚不稳定,生产力仍比较落后

喀麦隆(820)、印度(765)、巴基斯坦(713)、苏丹(661)、赞比亚(660)、越南(656)、尼日利亚(541)

8、不温饱型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488)、肯尼亚(475)、孟加拉国(438)、坦桑尼亚(332)乌干达(305)、莫桑比克(303)、尼泊尔(253)、阿富汗(约200)、缅甸(140)、刚果民主共和国(125)、埃塞俄比亚(124)、朝鲜(数据不详,年年饥荒)

文莱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文莱正解。文莱是石油出产国,人口又少,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当地上学、看病、游乐场等等全部都是免费, *** 还会发钱给成年人买房子,新加坡根本没得比啊

东盟十国最穷的是哪个国家?

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1、第一层次

人均GDP20000美元以上,包括新加坡和文莱,属于发达国家。

2、第二层次

人均GDP5000-10000美元,包括马来西亚和泰国,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

3、第三层次

人均GDP1000-5000美元,包括印尼、菲律宾和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

4、第四层次

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包括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属于最不发达国家。

为什么文莱人那么富有

南海南部的小国,有丰富的石油。人口不怎么多.文莱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当然有钱啦

俄罗斯联邦的预算系统在全球经济不稳条件下,债务风险评估。

国家风险是伴随着国际贷款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并在国际贷款规模迅速扩大的现代社会,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居民的重视。世界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国家风险评估制度,以便有效地预测和掌握借贷国未来的偿还能力,正确地进行贷款决策。随着这一制度的执行和推广,国家风险一词开始适用,时至今日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专门术语。国家风险评估是系统分析可能诱发国家风险或影响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以便把握风险发生的根源和类型,进而测定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对债务国偿债能力的影响。一般说来,国家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对政治、社会和经济三大要素进行评估。作为国家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国家风险评估历来受到国际信贷组织和机构的高度重视。

截至1998年底,俄罗斯的外债已达到1508亿美元,内债约7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外国人持有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1998年8月17日前他们购买了160亿美元的这种债券),还有地方政府借的外债(约50亿~100亿美元)。这些巨额债务,几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按20.65卢布折合1美元计算),还债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34%1。俄债务危机的成因极为复杂,财政亏空是一个直接原因。俄罗斯新的《税法典》长期得不到通过,至今基本沿用苏联时期的征税办法,税收不合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一方面国家无法将新出现的行业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原有企业税负依旧沉重不堪,税款拖欠愈来愈严重。1998年第一季度税收只完成60%,国家财政严重亏空。为应付不断出现的支付危机,政府不得不大量借债,发行短期国债券,结果形成“寅吃卯粮”的被动局面,致使国债收益率大大高于贴现率,不仅引起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抢购国债、伺机炒作,而且国家债务总额迅速攀升。由于沉重的债务负担能使债务国的经济发展步履艰难,并且从长远看,俄债务形势的发展不容乐观,故从国家风险评估的角度对俄罗斯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会对我们今后的债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启示。

俄罗斯的债务问题始于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在此之前,苏联几乎没有直接对外举债,外债总额只有10亿~20亿美元。而在1985~1991年这6年中,外债达到了近900亿美元。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承担了前苏联的债务。同时,在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俄罗斯转而依赖西方贷款以稳定财政。特别自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政府预算连年都有巨额赤字。1992~1997年的6年间俄罗斯共借外债321亿美元。1995年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好转,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贷款。在俄罗斯1995年联邦预算草案中,曾规定使用127亿美元的国际信贷弥补72万亿卢布的赤字。1995年国债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9.5%。到1996年底,这一比率已跳高到44%,外债就已达1270亿美元,内债已达250亿卢布,折合450亿美元。1997年前半年,由于没有大选,车臣战争结束,政治性开支比1996年同期大为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也比1996年同期有所减少,但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即使这样,1997年底,外债已超过了1300亿美元,内债进一步增加到570亿美元,内外债加在一起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由于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政府多年来弥补预算赤字的唯一办法就是举借外债,发行债券(借内债)。外援贷款的增多使俄外债越积越多,据统计,仅1998年一年时间就借债273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6年的总和。此外,政府和企业的拖欠也越来越多。截至1997年7月1日,拖欠的工资总额比1996年底又增加8.2万亿卢布,增加了17%,达到了55.33万亿卢布。至于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更是达到了天文数字,总计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00%,约1万亿卢布(合1600多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国债的发行基本上不是国内的资金积累,而是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流入。1997年的外债相当于俄国内总产值的26%。在国库券(卢布)市场上,40%的国库券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它既无助于俄预算赤字的弥补和物价的稳定,也使俄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极为脆弱。1998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应向俄提供的新一轮高达226亿美元的贷款看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俄面临的经济问题,只能使俄外债负担更加沉重。沉重的债务负担日益成为束缚俄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总之,俄罗斯经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负债经济。

现在,俄罗斯支撑这种沉重债务负担的主要途径是借新债还旧债,另一个途径是靠更多地出售资源增加外贸顺差。但这两种办法都很难长久使用。仅就外贸而言,情况已经在恶化。事实上俄罗斯出口额增长率早已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向。1993年出口额增长率为39.6%, 1995年已下降为19.5%, 1996年进一步下降为9.7%, 1997年上半年则变成了负增长。由此看来,虽然俄罗斯资源十分丰富,但靠出卖天然资源支撑国民经济已是行不通了。

一切政治和社会要素对一国信用和偿债能力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最终都将反映在该国的经济统计之中。特别是一国的外汇储备是否充裕、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乃至综合经济实力是否强大等重大经济问题,对该国的信用和偿债能力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国家风险评估中,经济要素的评估最为重要,其涉及的内容也最为广泛。

(1)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原苏联的70%以上;西伯利亚有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蓄积区(仅次于波斯湾);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蓄积量的20%,煤炭占30%, 石油占40%,天然气占45%,油页岩占50%。以机械制造、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煤炭、航空航天、森林及化学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在俄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型原子能发电站有列宁格勒和新沃罗涅日原子能电站等,至1998年7月,有核电站29座,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3%。俄罗斯联邦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由于目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加上企业资金短缺,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性投资不足,导致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呈下降趋势。

在人力资源方面,俄罗斯历来十分崇尚教育。早在彼得大帝时代,就刻意追求培养近代军事科技人才,以及当时先进的西欧造船、纺织等技术。这种巨大的投入,保证了沙皇俄国在此后的发展中有了一定的动力。苏联建立以后,又根据计划经济的特点,建立了一整套相关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对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极为有利的人才,从而推动了苏联经济的腾飞。苏联这一时期的教育培养出的大批基础学科人才,又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今天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原苏联计划体制培养的各种科技人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这类急需人才更是依赖于原有的人才。但是由于俄罗斯目前财政困难,致使科技投入一再缩减。俄罗斯的很多研究机构难以正常开展工作,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造成人才大量外流,仅1993年就流失了约1/4的科研人员。其结果导致俄罗斯科研严重萎缩,1991~1993年短短3年间,新技术产品的开发量减少了90%以上。

1997年初俄罗斯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规划包含着一个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政府总是把生产的回升希望寄托于投资回升,特别是外国投资增加上;但另一方面,又恰恰是这种寄托最难实现,政府的预测与实践的差距最大。例如,1997年政府预定投资会停止下降,甚至开始增加,而前半年的实际却是,投资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又下降了近10%。如果其他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市场条件没有根本的好转(各种资源需通过市场来配置),现存的生产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即使有更多的投资,也很难使经济有较稳定的回升。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这种回升也将是缓慢与不稳定的,与正常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和起飞还有很大的区别。

综合以上的分析,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总产值(GDP)出现稳步回升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在1997年俄前政府就提出1998年要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4%,工业产值增长4%. 新政府也寄希望于到秋季开始好转,年底实现GDP和工业重现增长。而实际上1998年多项经济指标都有所下降,国内总产值出现了0.5%的负增长。政府预算不切实际,入不敷出。预计1999年俄罗斯社会可能重新出现经济危机、财政货币危机与政治危机交织并发的局面。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总产值可用来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GNP或GDP的增长可提高一国的对外偿债能力,与国家风险管理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黑勒(H.R.Heller)曾对GDP与外债额作过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为每增加1美元的GDP,外债总额大约提高19美元。另据统计,至1998年底,俄罗斯还有近一半的企业亏损,生产能力只维持在1991年的1/3的水平。由于生产上不去,企业间三角债沉重、国内70%的经济活动为易货贸易等原因,加上国家税收计划无法完成,国库空虚,国家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很少。近年来,俄罗斯超级新贵将大量的资金转移到国外,导致国内资金短缺。90年代以来,从俄罗斯流向国外的资本总额在1500亿美元以上。资本积累率可用来说明一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像俄罗斯这种资本积累率较低的国家往往会持续地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对外来资金的需求较大。

(2)货币财政和金融政策

货币供给可用来表示一国的货币政策是膨胀性还是紧缩性的。如果货币供给过多,短期内可能刺激经济发展;但就发展而言,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削弱出口创汇能力,对偿还外债产生不利的影响。俄前政府提出1998年通胀率控制在8%,货币量(M2)增加22%~30%;新政府调整为,通胀率控制在10%以内,货币量(M2)增加30%. 许新:《俄罗斯新政府政策走向和经济前景》, 《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4期。其结果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相比仍然很高。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应该低于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才能稳定发展,而俄罗斯在经济不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全年仍高达12%左右。《世界经济黄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这意味着即使稍微放松银根,通货膨胀也会马上腾升。通货膨胀率与偿债困难的相关关系是,通货膨胀推动物价上涨,进而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创汇能力,最后导致一国没有足够的外汇偿还外债。俄1998年上半年外贸下降4.4%,其中出口减少14.4%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胀控制不力。美国学者沙峻(N.Sargen)在研究中发现,延期偿债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几乎是如期偿债国的7倍。总之,俄罗斯经济仍未能完全摆脱这样一种连锁反应:货币短缺-增发货币-通货膨胀-出口减少-影响还债。

当我们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俄会发生严重债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时,不难看到,经济转轨中未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金融市场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俄罗斯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注册开业和经营方面,缺乏必要的审查和监控制度。转轨初始,原来由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银行业,立即涌现出大量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到1996年4月1日,已注册商业银行多达2599家,还有5514家其他信贷机构。如此众多的金融机构并没有为俄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金融保障,更没有为提高俄资金运行效率作出应有贡献。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俄银行的主要经营活动是外汇交易和证券交易,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业务量为数极少。1997年初,俄罗斯银行对非金融性企业的贷款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波兰和匈牙利银行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俄罗斯的2倍。极少量的对企业贷款中,绝大多数是为期不到1年的短期信贷,几乎没有中长期贷款。如此严重的银行业结构问题,不仅使俄罗斯经济回升缺乏投资来源,更使俄经济对举债过日子产生了依赖。

(3)进出口贸易

出口实绩和出口扩张力可用来分析一国的出口现状和前景。一国的出口多,创汇能力强,其面临的偿债困难就小,不然则相反。俄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国内生产总值的20%靠外贸出口来实现,外汇收入的1/3来自石油出口。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下降,导致俄罗斯出口收入锐减。1998年国际原油价格从21美元/桶一度跌到12美元/桶左右,下降了约40%,天然气的价格也下降了15%,使俄原油出口(每年1.2亿吨)从盈转亏,年损失达50亿美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导致1998年外贸顺差大大减少。特别是原油产量的下降,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油井一旦停止工作,那么30%的油井以后就再也无法使用了。这对于主要依赖这两种资源出口创汇的俄罗斯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同时,俄出口产品单一,不利于避开国际商品市场波动的影响,无法保证创汇水平的稳定。

(4)对外债务情况

外债总额占GNP(或GDP)的比率,可用来说明一国外债与该国经济实力的关系。尽管一些国家外债总额的绝对值很大,但是与其GNP相比,却相对小得多,由此可断定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并不重。不然则相反。目前,俄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按20.65卢布折合1美元计算),还债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34%,远远超出世界银行规定的20%的警戒线,这说明俄罗斯国民的国民生产成果很大的一部分被用于偿还债务,其可用于国内生产与消费的部分则相对较少。由此可断定俄的负债程度已很高,不应再扩大外债的规模。

举借外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资金短缺的困难,有助于加快借款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举债过多,特别是在借款条件恶化、国内经济不景气、出口商品价格暴跌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借款国就很容易陷入不能如期偿还债务的境地。例如,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布无力偿付到期外债的本息,预示着债务危机的到来。1982年8月墨西哥决定停止偿还一切外债,接着巴西、阿根廷、智利等许多国家纷纷仿效,从而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为克服危机的发生,俄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和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第一,全面改革税收体制,拓宽增收渠道,保证税款如数到位。(1)把税收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从法人转向自然人,以保证税收的到位。(2)扩大税基,新设了对小商业、娱乐业、服务业的征税,并增 收个人所得税;年收入高于10万卢布者需交纳30%的所得税,其余则交12%. (3)统一税率,国家统一征收20%的增值税,除面包、奶制品和药品外,对其他商品一律征收5%的销售税。(4)严肃税收纪律,建立纳税人清单制度,对偷、漏、欠税者采取严厉的行政措施,甚至上诉法庭,拍卖企业资产。政府预计,如果上述措施得以落实,可增加税收370亿卢布,约占预算收入的10%.

第二,为了实现财政健康化,必须削减国家预算赤字。俄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在1998年4月11日签署的《1998年经济和结构政策声明》指出,1997年俄预算赤字占GDP的6.75%, 1998年应降为5%, 1999年降为3.7%, 2000年降为2.6%, 2001年降为2.4%,使联邦预算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了确保预算方案稳妥,叶利钦强调从1999年起预算方案应当实事求是和从严,其收入部分应当建立在对经济发展不乐观的预计基础上。减少预算支出的重要方面是限制国债的增加和还债付息支出的增加。目前,还债支出已占预算支出总额的34%,如果这种趋势不改变,到2001年这项支出的比重将达到70%。俄政府规定1999年国债付息支出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3%,到2000年应减少到3.7%, 2001年再减少到3.5%。为此,必须逐渐减少国家借款数额,优化债务结构,将卢布债券转化为美元债务,在此基础上不再增加国债,稳定国债占GDP的比重。

第三,经济转轨的重点从体制转换向结构改造过渡,以扩大出口创汇能力。结构改造的核心思想是,选择和培育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带头部门和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点。这主要是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出口潜力的部门和企业,通过合资和股票上市等手段吸收外国投资和进行科技合作,对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但是,这些措施达到预期目的的障碍重重。俄罗斯仍处在经济危机之中。改革以来,传统的高消耗、粗放型的经济在俄罗斯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苏联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依然阻碍着经济改革及其发展。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斗争也在影响着经济决策。故俄罗斯在短期内走出债务陷阱的前景依然暗淡。出路何在?外国债权人要想收回自己的钱,可能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根本调整债务达成协议。

                            (责任编辑 李 禄)

1 维·戈罗瓦切:《债务绞索》, 《俄罗斯劳动报》1999年3月16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