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和石油价格-碳中和 价格
1.股票中的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2.能源和有色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有哪些机会?
3.石油将在50年后用尽,那什么能源会取代石油?
股票中的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股票中的碳中和是指碳中和概念股,碳中和指通过植树、环保等措施抵消掉生产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使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与这一行为相关的股票就叫碳中和概念股。其中电力、环保、林业、化工、有色等多个板块内的股票都涉及碳中和业务,因此碳中和概念股非常多。
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1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加大新能源、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替代煤炭、石油等石化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
2 、改良工业生产过程:通过改良工艺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较大行业的产能:减少产能就能直接减少这些行业在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 、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收集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或者二次利用,从而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能源和有色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有哪些机会?
碳中和转型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遇,各类机构测算在百亿规模以上,能源的绿色化转型将明显提速,有色行业细分领域将面临新的机遇。在碳中和以及十四五规划下,哪种能源品种会显著受益?哪些金属品种能获得较大增长?对应的产业链发展情况如何?
4月1日下午,平安证券有色行业分析师 陈建文 及环保&煤炭行业分析师 樊金璐 通过万得3C会议在线分享了有关碳中和的投资机遇。
以下为会议内容实录整理(部分),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核心观点
01
碳中和衍生有色行业的增量投资机会
总体上我们认为碳综合的有色的投资机会可分为加法和减法,那么其中减法主要是针对电解铝方面,加法是新能源 汽车 领域带来的一些金属的投资机会。
有色行业的碳排放包括两个维度放,一个是直接的碳排放,一个是间接的碳排放。
从直接的碳排放来看的话,有色的碳排放的总量不大,17年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是6380万吨,在全国碳排放的占比约为0.7%,并且从08年开始,有色直接的碳排放已经达峰了,之后是缓慢的下行当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色位列4大高耗能行业之中,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而我国的电力又是以煤电为主,因此有色的间接碳排放远高于直接的碳排放。
基于这一点,来看有色的用电量情况。20年有色行业的耗电量在6797亿千瓦时,占全 社会 用电总量的比重是9%。分具体品种来看的话,电解铝的生产耗电量比较大,冶炼一吨电解铝需要消耗的电力是一点三五万度电,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而且在有色的品种当中,电解铝的产量位居工业金属之首。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铝的冶炼实际上是中国有色行业电力消耗的主体,20年用电量达到了5052亿千瓦时,在有色的冶炼及压延的行业占比是74%,在有色行业的耗电量占比也达到了78%。20年中国电解铝的间接碳排放大概在4.4亿吨,占我国碳排放总的盘子当中的份额是4%。
因此我们认为, 碳减排主要是讲电解铝的碳减排 。
除了电解铝这一块以外,我们认为对行业的影响除了减量之外还有一个增量的机会,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领域里面,新能源 汽车 发展带来的相关有色金属品种的投资机会。
交通运输领域是我国的第4大碳排放行业,在全国碳排放的占比约为8%,因此发展新能源 汽车 ,也受到各国政府或者是各大车企的重视。
从技术上电源的产生来看,主要有两个路线,主导的是技术比较成熟的锂电池,动力电池对应的是新能源 汽车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则是在氢燃料电池的未来发展前景上,这点还是值得探讨的。
在锂电新能源方面,主要的品类锂、钴和镍。在锂电这块有一些技术路线的并存,主要有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个路线,其中磷酸铁锂这一块,随着去年以来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使得磷酸铁锂在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的某些领域里确立了它的地位,但从更长的趋势来看,由于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比较高,因此我们认为 三元材料未来的占比可能还是延续上升的态势。
综合来看的话,无论技术路线怎么变化,其实对锂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它属于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受益于三元正极材料建设的发展,钴的单位用电量可能会减少,但是放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态势下还在增长。镍的增长,也主要是随着三元正极高速发展的趋势,使单位电能用电增加,而新能源 汽车 的出现也推动了其发展。
由此可见,三种能源金属未来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增长确定性较强,空间也比较大。
新能源 汽车 除了刚才说的三种能源金属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工业金属受益程度比较大。由于新能源 汽车 里电池、电机、电线的单车服务的用量比较大,从相关数据看的话,纯电动的新能源 汽车 单车的铜的用量是83公斤,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不考虑充电桩的情况之下,中国新能源 汽车 领域里面铜的用电,会从2020年的11万吨提高到25年的49万吨和30年的103万吨。全球新能源 汽车 领域铜的用量会从20年的25万吨提高到25年的101万吨和30年的232万吨。
更偏中长期的氢燃料电池里,客观地说成本还比较高,但是它的性能包括碳排放的优势比较突出,所以市场比较看好的中长期的氢能源 汽车 。
燃料电池和有色金属比较相关的还有一种,就是箔金属,它在燃料电池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能降低催化反应所需的能耗,使得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成为了可能。燃料电池现在来看,在它的成本当中,箔的占比是最高的,未来技术路线可能还是要减少,但单车的箔的使用量,我们判断随着燃料电池 汽车 的发展,全球箔的需求将从19年的260吨,提高到30年的306吨,年复合增速大概是1.5%。
02
氢能是碳中和时代的零碳能源
之前我们对欧盟的碳中和、碳交易进行过研究,在欧盟进行碳交易的十几年来的历程中,我们发现经过碳交易和碳中和的洗礼,欧盟的碳排放下降了。
分行业看,电力行业下降比较大,主要是因为新能源的转型,使得电力行业碳排放大幅下降,但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基本上没有下降。主要是因为欧盟的新能源 汽车 中氢能发展比较缓慢,对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没有很好的支持,所以我们觉得 氢能未来在交通运输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国家的氢能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领域,具备了很好的基础。
从投资来看,近几年国家的氢能投资体量还可以。2019年氢能产业的相关投资和回报资金达到了1800亿元。尽管去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20年的氢能产业投资仍然达到了1600亿,也体现了市场对氢能产业非常有信心。
中国的氢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跟我们国家能源化工产业的分布密切相关。根据2019年的数据,产量超过400万吨的省主要是内蒙和山东,氢气产量超过300万吨的省主要有新疆、陕西和山西,200万吨以上的省份,主要是宁夏、河南、河北,基本上都在西北和华北地区。
从氢气的来源看,根据一些学者的分类,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灰氢主要是利用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制取氢气,成本相对比较低,但是碳排放比较大。蓝氢是指在化石能源制氢的同时配合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使得碳排放的强度相对比较低。但是目前根据相关报道,CCUS也就是差不多的技术,成本比较高。
绿氢主要是利用风电、光伏,包括水电、核电这样的可再生的清洁低碳能源来电解制氢,制氢的过程接近于0排放,但是成本也比较高。 目前国家的氢气大部分还是来自于灰氢,也就是来自于化石能源。
根据统计,从消费来看,氢气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合成氨占比在37%,甲醇用氢占19%,炼油大概占10%,氢气用于燃烧占15%,其他占19%,从比例可以看出使用相对比较分散,用于化工合成领域燃烧的比例比较低。
从能源效率来看,天然气、甲醇、焦炉煤气的效率在60~80%,煤制氢在50~60%的能源效率,电解水制氢的效率最低,目前是在50%以下的情况。从污染物排放来看,电解水制氢最低,因为它在制氢的过程中只有氧气排出来,在碳排放方面,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如果用水电或者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话,对应产生的电来制氢,碳排放基本是0,也就是电解水制氢最低。
氢能在工业上和产业上未来的应用前景方面,氢能冶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领域。 前段时间因为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很多钢铁股票涨得非常好。
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大概有15%,应该说是制造业中最大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由于他们采用焦炭来冶金,焦炭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个是作为燃料,第二个是作为还原剂,第三个是作为股价支撑,来实现铁矿石还原成铁的过程,氢气作为还原剂和燃料,能够替代焦炭实现这样的功能和作用。
目前欧盟包括瑞典等几个国家正在开展氢能替代焦炭的实验,综合信息来看,我们国家的宝钢、酒钢等企业,也在进行对应的研究或者是中小示范的项目,但没有进行工业化的运行。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氢能替代焦炭冶金的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我们的统计,2020年钢铁行业的用煤大概7.3亿吨,如果被氢气去完全替代的话,这个需求会非常旺盛。
以瑞典的项目进行数据测算的话,大概450万吨的钢铁,需要150亿度电进行制氢。我们按照2020年10.5亿吨粗钢计算,大概需要3.5亿度电的体量,相当于2020年电力生产的47%。
也就是说,即便有10%的钢铁产量被氢气替代的话,我们国家至少也要有5%的电用于制氢去供给钢铁行业,所以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氢能的电池产业链主要包括制氢、加气站、燃料电池系统,还有燃料电池的一些应用。现在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包括新能源的产业发展规划,包括2020年9月份的时候,下发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的通知,给予了行业比较大力度的补贴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包括四川、山东大概31个省市级的区域性的政策和规划,也陆续出台,去支持地方的制氢产业的发展。
现在来看,跟钢铁行业的氢能冶金不同,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商业化时期,应该很快就会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同时很多的大型央企也在布局氢气产业。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包括国家能源集团,还有中船重工、东方电气、东方集团等大型的央企都在参与氢气产业。 根据中国的氢能联盟预测,2050年氢能在中国的能源体系的占比要达到10%,氢气的需求量将达到6000万吨,其中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大概在2500万吨,基本上是在现在氢能产量的基础上翻一番的水平。
当然燃料电池的推广还有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成本比较高,经济性还面临一定的挑战。目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比较贵,导致价格大概是燃油车的三倍,是电车的两倍左右,而且配套的加氢站费用也比较贵,一个加氢站大概建设费用是1500万左右,而且现在看的话,氢气的价格也比较高,每公斤的氢气大概在60~80元。
根据跟电动车和汽油车的对比,只有氢气降到40元以下,才有竞争的基础。
往期推荐
华创王小川:机构抱团瓦解,钢铁煤炭成为2021年的投资主线?
天风李鲁靖:全球迎来新一轮军备革命期,军工的机会何在?
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与制造业发展
平安证券:需求快速回暖,航空修复行情已启动
未来5到10年,颠覆性创新中的投资机会
更多精选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万得金融圈”(wandejinrongquan)查看。
石油将在50年后用尽,那什么能源会取代石油?
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目标
能源转型将何去何从?
从20世纪后期开始,石油成为全球的主要能源。
到2018年,全球石油消费量44.96亿吨标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1.5%,为占比最大能源品种。石油消费主要用于交通、工业、居民消费等,其中交通占比超过75%,石油化工占16%以上。
未来能源转型将主要由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驱动。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到2100年将温升控制在和1850年左右相比的2℃以下,争取做到1.5℃。2019年12月份欧盟提出的2050年温室气体中和的目标,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加速了全球走向巴黎协定低于2℃和1.5℃温升目标的进程。之后日本、韩国提出了2050年碳中和目标,美国很可能在明年提出2050年碳中和目标,加上之前已经提出该目标的加拿大、新西兰、南非等,使得占全球近65%的国家在走向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下的路径上。这些国家占据了零碳技术主导地位,可以展望,国际社会已经开始走向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的路上。
根据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以及IPCC1.5℃温升特别报告,如果要实现2℃和1.5℃温升目标,能源系统需要在2070年左右(2℃目标)、2050年左右(1.5℃)实现净零排放。
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途径是电力系统首先实现净零排放,终端部门则大规模使用电力,在某些难以减排的部门使用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交通部门是实现净零排放的最为首要的终端部门,也是技术进展最大的部门。
在交通部门,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包括道路交通的电动化、氢动力化,以及生物燃油、船舶的电动化和氢动力化,难以电力化的铁路采用氢燃料电池驱动,飞机采用氢动力或者燃料电池以及生物燃料。
我们在2010年进行了我国几项重大零碳技术的路线图研究,包括电动汽车。根据该路线图,电动汽车可以在2025年实现技术翻转,性能超过燃油车,成本低于燃油车。加上政策推动,会出现汽车销售市场的变革。将2020年三大车展的车型与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进行对比分析,电动车的发展和路线图的数据一致。
可以展望,在全球走向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路上,电动车的发展会很快,加上适当的政策,燃油车会逐渐退出。一些技术领先国家,在2040年到2050年间,汽车就会全面电动化。
氢燃料电池技术在道路交通中,将主要用于重型卡车。近期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在日本、欧洲、中国等国家发展迅速,成本明显下降。技术人员预计,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具有市场竞争性。
各国能源供应格局不同,使用燃料电池的场景也会不同。由于本地零碳电力资源有限,而且核电发展受阻,日本和欧盟将依赖进口氢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部分,因而氢燃料电池技术需要广泛用于各种场景中,包括小汽车、大巴等。而中国、美国等,零碳一次能源供应潜力巨大,直接使用电力会更有效率。
在难以使用电池驱动的场景种,大型船舶以及难以电气化的火车、大型飞机,就需要使用氢燃料电池或者直接燃氢作为动力。目前大量资金已投入燃料电池研发中,未来十年燃料电池技术会进入市场化应用。根据欧盟和美国的研发计划,氢动力飞机将在2035年投入商用。考虑到大型飞机的寿命期,如果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话,还有近一半的大型飞机需要使用生物航空煤油。
石油化工使用的石油,尽管在生产过程中有技术可以实现净零排放,但是产品中的碳在产品废弃处理时,还很有可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出来,因而欧盟的2050年温室气体中和战略中,力推以绿氢为基础的化工。
根据我们的研究,如果零碳电力价格低于0.15元/千瓦时,利用绿氢制造合成氨、苯、乙醇、乙烯等就具有成本竞争性。而我国在河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拥有成本低于0.15元/千瓦时的可利用光伏潜力超过61亿千瓦,可以发电9万亿千瓦时,制氢2亿吨以上,远超需求的6000万吨氢。
总体上可以判断,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路径中,石油有可能在2050年被完全替代,替代的能源为零碳电力和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